近日,蚌埠卷烟厂的《卷接机组劈刀盘齿轮箱保护装置》成功入选5000个全国职工“五小”成果,成为蚌埠卷烟厂职工群众性创新的又一硕果。在这看似微小的齿轮保护装置背后,凝结着蚌埠卷烟厂工会构建的“机制筑基、舞台赋能、联盟聚力”三位一体“五小”创新成果生态。
制度筑基 培厚全员创新沃土
蚌埠卷烟厂工会构建制度激励、资源赋能的机制,让创新从“偶然火花”变为“燎原之势”。首先是将“五小”创新活动开展情况作为年度先进部门、先进班组评选的重要依据,增加各部门、班组开展“五小”创新活动的积极性。依托企业现有劳模工作室,支持职工开展技术攻关,带动形成“工作室领衔+跨部门协同”攻关模式,其中,“发挥劳模工匠作用”工会工作创新案例已被省总工会推荐至中华全国总工会。在工会工作中,坚持常态化开展征集与激励活动,在2024年,征集“五小”成果278项,推荐6项成果录入全国创新成果库。
舞台赋能 释放群众创新势能
通过企业-公司-外部三个展示平台,让“金点子”走出去。在企业内,蚌埠卷烟厂工会举行厂群众性创新竞赛成果发布会,征集建议改善类和发明创造类成果60项进行评审、推广。在2024年,推荐8项群众性创新成果在公司创新日活动现场展示发布,最终获得一等奖2个、二等奖3个、三等奖3个,获奖数位居公司所属各单位第一。此外,蚌埠卷烟厂作为执行理事单位,组织召开蚌埠市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劳模(工匠)创新工作室联盟成果发布会,展示了16项联盟课题。发布会得到了省、市总工会领导以及联盟单位的肯定和赞誉,并在《工人日报》《东方烟草报》等媒体平台进行宣传,实现了以小智慧解决大问题、小点子发挥大作用的效果。
联盟聚力 催生企业智慧裂变
以“133” 联盟运行机制为核心,打通蚌埠市、烟草行业、厂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,不断推动技术协作,形成“创新共同体”。目前,三级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覆盖链上企业、共建单位20家,特别是与蚌埠市各烟草行业的跨界合作,不断为企业数字化、智能化提供灵感。联盟去年以来累计实施百余项改善改造课题,授权发明专利4项、新型实用专利70项。联盟实施“揭榜挂帅”制攻关课题,通过“红印课堂”、导师带徒等方式加速联盟劳模课堂建设,培养兼具理论与实操能力的技能人才。
从劈刀盘里的小改进走到全国展台,蚌埠卷烟厂工会用制度点燃“想创新”的热情,用舞台放大“能创新”的价值,用联盟激活“善创新”的势能。创新不是高不可攀,聚沙成塔,集腋成裘,一股股创新的涓涓细流汇聚起来,就会形成创新的汪洋大海,蚌埠卷烟厂将持续为公司“一创六强”战略落地落实落细广泛凝聚职工智慧和力量。